之前曾經和圖文格友討論過每個人的不同畫風,
這幾天又有不少朋友討論到或問到該用什麼樣的畫法進入圖文創作的世界。
這篇就來聊一下這個話題吧!
目前就以 MORE 不長進的學習,僅會少到可憐的軟體來介紹一下最低門檻。
MORE 從開始作設計到現在,說實話最常用到的軟體只有兩個,
一個是 Illustrator ( 畫 LOGO、名片設計....等等 ) ,
一個是 Photoshop ( 照片編修、影像合成、圖檔的照片處理、去背......等等 )
在圖文創作的部落格裡,大多看到的也差不多離不開這兩類方式(向量、影像)
在我們小學堂裡用向量的大概舉例:
豬女、黃大爺、Pencil、黑默(可能是 Illustrator 或 Corel )
而用影像手繪的大概舉例:
阿玻、史提夫、夢哩、飯糰男爵 ( Photoshop 或 Painter )
也許還有其他軟體,但我僅用我知道的作介紹。
雖然軟體只有向量和影像這兩種,畫風卻可以很多不同。全看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表現。
向量軟體的畫風線條粗細較一致而簡潔、畫面清爽,色塊層層相疊。
向量軟體挑戰的是你拉貝茲曲線流暢度的基本功,
因為所有色塊、陰影都要這樣一一拉出來,
上色的部份,需要運用到的除了漸層,
也可挑戰更複雜的漸變色塊(這在圖文創作很少看到)
影像軟體比較著重的是手繪的筆觸感,
每個人使用手繪的不同設定都會造就圖案的不同表現。
作畫過程比較隨性,可以很潦草,也可以很細緻。
就看你的上色功力還有對光影的觀察。
上面這張圖,上排是用 Photoshop 畫的,我畫小學堂的圖文的時候,一個人物只會分四個圖層左右。
頭部的線條、頭部的顏色畫一起,身體的線條、身體的顏色都畫一起,除非像圖中的手擋住臉,
那麼這隻手的線條跟顏色就會另開兩個圖層壓在頭上面。右邊是比較花時間的畫法。
下面的這排是用 Illustrator 畫的,最左邊的是用繪圖板畫的,不是只有 Photoshop 可以用繪圖板喔
中間的是一般用貝茲曲線拉出來,色塊層層相疊出來,僅用到漸層色塊跟色塊透明度。
最右邊的是有些畫風常見的會把整個邊框加粗的感覺,如果有畫身體,要整個連身體再一起加粗。
在我個人來說,影像是比較容易進入圖文創作的軟體。
因為那是從小每個人都曾經做過的事。就是拿筆亂畫....在紙上、在書上、在桌子上.....
是最直覺,也最快速看到自己描繪過的線條。
而且剛開始創作,也不一定要拘泥於什麼陰影、光源,只要把人物畫出來就是。
如果對自己的手繪線條不具信心,總是挖七扭八,
那麼你可以選擇向量軟體進入圖文創作的世界。
因為這些線條的貝茲曲線都是可以慢慢調整的。
人物的臉型也可以只是一個圓或橢圓,那麼簡單。
說了那麼多,大家應該可以開始動手畫圖嚕~
如果是繪圖新手,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尋找你喜歡的畫風的格友,直接請教他那種畫風的方法。
帶你快速的進入圖文創作的世界喔~
![]() |